法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民大法霁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
作者:  编辑:柳俊明  审核:  发布:  发布时间:2021-06-01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将各有两种思想。”法霁沙龙为思想的碰撞与交换提供了舞台,为学术的交流与探讨营造了环境。5月28日晚,民大法霁沙龙第三期在我院219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期沙龙由bat365在线平台登录入口法学院讲师王晓晓主持,顾德瑞老师出任主汇报人,段晓红教授、叶金育教授、杨帆副教授和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讲师冯铁拴担当与谈人,廖华副教授、张军荣副教授、陈蒙老师、袁野老师以及数十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活动。

本场沙龙分为主讲人汇报、与谈人与谈和交流互动三个环节。

汇报环节,顾德瑞老师首先以烟丝和烟卷为例来阐释消费税抵扣的概念,进而谈及选择以消费税抵扣为研究对象的缘起是2019年12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征求意见稿)》第11条和第12条的相关规定。他提出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的规定与现行政策的规定有所背离,其背后的法理和逻辑究竟为何?再回归消费税抵扣政策研究的现状,顾德瑞老师指出目前针对消费税抵扣政策的高质量研究文献阙如,且现实的执法过程也与现行政策不相符,而这种现象又是否会影响纳税人抵扣的权利。围绕以上提出的问题,最后,他以消费税抵扣的法理和制度为出发点,从我国消费税抵扣政策的演进和现状、当前我国消费税抵扣政策存在的问题、消费税抵扣的法理阐释和应然图景、消费税抵扣政策的改进路径这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与研究。

与谈环节,段晓红教授首先肯定了论文选题的价值,称赞本篇文章对于制度的演变过程、现行制度的梳理以及观察到的问题都比较全面;紧接着,她指出论文在标题、整体的谋篇布局、观点、思路以及税法领域的话语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将文章的呈现方式稍加改进,可以引进外国相关文献来开阔思路。然后,通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层层解读,她认为文章所写的发展脉络缺乏总结和提炼,建议围绕抵扣制度的要素分析现行政策,在法理阐释部分需要增加法理的论证,尝试从价值、理念等方面加强阐述。原则应用模块可以使用高度关联原则来进行表述抵扣的范围。最后,要有正确的读者预设,让核心读者至少能够看目录就知道全文的逻辑以及主要观点,让读者读起来更加明确。

叶金育教授首先建议主汇报人构思论文,布局写作时宜更有胆量,更有勇气,敢于“自我革命”,要敢于否定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然后针对论文提出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论文对于消费税抵扣和增值税抵扣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能进行明确界分,吸纳的权威文献不足,对文献的使用方式存在问题;二是“猜想性”写作色彩浓厚,论文应有的确定性和预见性不够,有必要增强用语和核心观点的确定性、指向性 ;三是论文的诸多说理不够充分。另外,叶金育教授建议主汇报人不要停留在问题的现象层面,宜提炼出消费税抵扣的真正的学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消费税抵扣核心法理或要件,从而推演出可能的进阶方向。

杨帆副教授也从整体感受和文章内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章能否出彩,对于法理阐释是最关键的,所以不局限于消费税本身,而是把法理阐释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探讨,从而跳脱出消费税的一般原理,在不同层面探讨问题,引进社会治理等问题来扩展文章的空间。针对文章内容,他则建议要增强问题的引入意识,补足问题的横向比较,在理念重塑部分加强论述和标题的契合度,充分融合原则和理念,并指出要在文章结尾增加结语的问题。

冯铁拴老师是按要点从细节之处来指出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独有的看法。从整体架构到各部分内容再到论文的题目,从抵扣还是抵扣权的探讨话题效果到消费税抵扣和增值税抵扣的认知问题,再到消费税领域的生存权的问题。以小见大,既提出问题所在,又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他还结合自己的所学,进一步阐释了消费税抵扣在实际中的发展情况,并依据论文所提出的观点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他认为整篇文章要压缩梳理结构,从细节入手,扩宽研究的视野。

交流环节,廖华副教授认为主题汇报论文的技术性强于理论性,应该弱化技术性,来提升理论性;在文章理论层面、文字表述和逻辑推演方面要更深一步。袁野老师建议主汇报人注重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打磨,从宏观方面的进行理论的解读。张军荣副教授则为论文的标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脑洞,即将现有标题改为“消费税抵扣权——基于公平竞争/产业优惠/连续生产的理论构建”,构建出消费税抵扣的上位理论。陈蒙老师则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建议主汇报人鉴定文章的法理。

伴随三个环节的结束,主持人王晓晓老师为本次沙龙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她认为思考问题总归是要回到自己的部门法。正是有了法霁沙龙这个平台,让大家能够悉心赐教、严格要求并热烈探讨,青年老师和学生才能够得到锻炼,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术作品。最后,她用武汉“每天不一样”的精神鼓励大家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者:普东兰、徐中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