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教育学院第四十七期“问学创智”学术论坛于15-741举办。本次学术论坛的主题为“研究方法”,特邀教育学院杨文娇副教授作为讲座嘉宾,22级研究生向悦、方雯两位同学进行分享。本次会议由2022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胡笑义同学主持,22级专业硕士全体同学参加。

向悦以《青少年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为题,探讨了“留守状况是否会调节家庭功能、同伴接纳和亲社会行为”等问题。证实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同伴接纳对亲社会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并且家庭功能在个体成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方雯以《个案研究法》为题讲解了个案研究及其程序。她以具体案例分析了个案研究所的程序,包含确定个案及研究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个案资料、发展并实施辅导方案、效果追踪并形成研究报告等步骤。强调个案研究结果具有针对性,过程既有生态化、为特殊事件研究所必需的优势,也存在难以重复验证、结论缺乏普遍性、主观性较强等局限。

杨文娇副教授对两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点评,肯定两位同学分享的研究方法同属于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并阐明个案研究较难保证其信效度和具体数字指标,只依靠经验较难以小见大,强调任何研究都要为别的研究提供价值,对资料的分析一定要客观,建议大家同一个文体运用多种方法去探讨,使得探讨更清楚。

通过本次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强化了学院的学术研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