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华:倾情本科教育 做好学生引路人

时间:2021-12-22 作者:冉俊漫 王文冉 来源:

冉俊漫 王文冉

         “同学们按照黑板上的操作步骤开始实验,注意我刚刚示范实验的细节。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记录仪器的型号,获取的溶液量一定要精准,取量不要太‘潇洒’,不然操作结果就不准确。”实验室里,bat365在线平台登录入口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王利华正在给学生讲述操作步骤。

黑板上,溶液配置步骤清晰明了,从第一点到第十二点,以流程图的形式完整展现了实验流程,王利华外着一件藏蓝色实验服,内搭着领口略微磨损的褐色衬衫,微眯着眼睛,细致地叮嘱着实验的注意事项。

        今年是王利华在bat365在线平台登录入口教学的第三十四个年头,也是王利华开展本科生《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第三十四个年头。自王利华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他一直在本科生教育培养方面深耕不辍。

上好每一堂课

        “如何把《物理化学实验》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好?”王利华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多媒体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发展推广时,王利华便萌生了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想法,“实验课就是需要进行操作,课前学生自学时只能看到理论和书本上的操作示意图,很难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感受,如果有专门的实验操作视频,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了。”在此契机下,王利华很快便开始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2002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几位老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王利华也参与其中。这门课后续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为实验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和模板。

1D92E

王利华正在示范实验操作。王文冉 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王利华很注重总结经验,给予学生试错机会的同时,也会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操作指导。在具体讲解实验操作时,他会将实验步骤的流程图呈现在白板上,除了实验方法,他还会分享一些如何让实验结果更准确的经验总结。“王老师会把实验的具体操作写在白板上,特别清楚,而且他特别有耐心”上过王利华“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试与应用”实验课的药学院2020级学生李奕潇分享了自己的实验经历,“那天,周围同学都完成了实验,只剩下了我和另一组同学。我特别着急,老师特地过来看了我们的实验过程,宽慰我们,让我们不要着急,并且很仔细地给我们说了一些实验技巧。实验结束后,老师还夸我的数据很不错。”

         “王老师很亲切,讲课很仔细,在黑板上写的操作流程也很清晰。”这是来自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2020级学生丁凡芮对王利华的评价。“亲切”、“有耐心”、“认真负责”、“讲课清晰、有条理”等词语,是学生对王利华的课程评价中出现的高频词。三十多年如一日,王利华一直勤勤恳恳、耐心亲切地开展着本科生一线教学。

提供更多机会

        王利华一直很重视人才培养,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成才。从2000年开始,王利华便开始了自己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先后写成了《大二学生可以参与的科研活动稿件》、《创新实验综合实验毕业论文一体化建议》、《关于设立创意加分题的思考》等演讲稿和建议书。

        在《大二学生可以参与的科研活动稿件》这一建议书中,王利华详细分析了大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在他看来,实验教学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机会,于是他自主决定每年暑假带着大二的学生做实验,实验室人数最多的时候有接近三十人。“做的课题五花八门,共同点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难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王利华做实验的目标。2010年,针对市面上假钞流通的现象,王利华带着几届大二学生研发了“新旧指纹差异化显现技术”,为如何锁定假钞持有人或者高空抛物者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9级学生杨四光和李家傲等四名同学在大二暑假自主报名加入了王利华的实验室,随后便与王利华一起在实验室中做各种实验。“很感谢自己能够有这个机会在大二暑假加入王老师的实验室,相比于从现在开始进实验室研究课题的同学,我们走得确实会快一点。”杨四光颇有感慨,“周末或者没课的时候都可以去老师的实验室,这也让我有了更多实验和学习的动力。”因为较早地进入实验室,杨四光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初稿,现在正在不断完善。

        王利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很注重,他常常会在课上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课下思考。为了打开同学们的思维,他还专门在试卷里设置了“创意加分题”,看学生的创意想法,“学生比我们年轻,接触的东西更多,他们会迸发很多创新的想法,我们应该加以鼓励。”这些年也有不少学生提出过好的想法,王利华也会和一些提出了创意想法的同学沟通,给他们提供指导建议的同时也会鼓励他们深入研究。

        经过近二十年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王利华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和教育子女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育人路线,如学生在大一阶段应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分绩点;在大二时找到专业兴趣,参与课题;在大三时确定深造方向并且进行定向积累,大四是努力及收获的阶段。

陪着学生成长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带好这一届,再继续指导下一届。”在王利华看来,对于学生的指引不应该只停留在学业上,学生的生活健康也同样需要关心。王利华时常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近况。“上个暑假回家后,老师给我打过五六个电话,除了询问我的学习情况,还会问我在家里的生活情况。”李家傲回忆起上个暑假的生活,眼里满是感激,很意外老师会这么关心自己。

        除此以外,王利华还会督促学生去运动,秉持着“有个好身体才能做得好学业”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注意坐姿,在实验室里坐久了就喜欢斜肩驼背。”每当看到这种情况王利华都会去矫正学生的坐姿,有时候看着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间过长,他还会带着他们在实验室外面活动一下身体,王利华的实验室外,还专门设有健身活动区供大家活动。

        师生关系,不应该只是课堂上的你教我学,还可以是生活中的双向陪伴、共同成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很多新异的想法,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很突出,有时候我遇到了电脑操作的难题,也会‘请教’我的学生。”王利华笑言道,“当然,他们也会有迷茫的时候。当学生面临未来的选择时,我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一条对于前进方向的建议。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来和我沟通选择读研还是就业的问题。”

         “亦师亦友”是挂在王利华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我至今还记得王老师上课的情形,课堂气氛很活跃。王老师鼓励我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我常常与老师讨论问题,老师每次都很耐心地为我解答疑惑。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朋友。”1990年毕业的田同学一直和王利华保持着联系,有时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他也会找王利华讨论。

        正是王利华的开放和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深切感受到“自然宽和”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王利华培养并见证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成才。

        三十多年来,王利华扎根本科教育,上好每一堂课。课上他细致严谨又亲切,课下他始终关心着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们的老师,也是学生们的朋友,真正做到了“站三尺讲台,拂两袖清风”。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2016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鄂ICP备05003346号